2023年,我的一位朋友,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徐小林研究员团队使用了33个国家的数据发表了Lancet子刊,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同样是该团队、同样是该数据库、同样发表了Lancet子刊!
这篇文章给我的感觉是有些震撼的!很多时候,写论文,格局更重要!
往期推荐:
论格局的重要性!浙大学者用33国公开的人群数据发文Lancet 子刊
2024年7月25日,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学者在顶级期刊《Lancet》子刊eClinicalMedicine(医学一区top)发表了一篇题为:“ Associations between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and progression to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multimorbidities after onset of a physical condition: a multicohort study”的研究论文,使用了来自美国、欧洲和亚洲24个国家的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数据,旨在研究社会经济地位(SES)与躯体慢性病发作后发展为心理和认知退行性共病(身心脑共病)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躯体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据调查,我国超过78%的老年人患有1种及以上的慢性病,我国慢性病防控逐渐出现了“多种慢病共患、多种高危因素交织”的复杂新局面。医疗水平的进步能延长我们的寿命,但无法解决许多长期健康问题,而躯体慢性病的存在往往伴随着晚年的心理障碍和认知退行性障碍,“躯体-心理-认知退行性共病”(身心脑共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共病模式。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SES)是预测不良健康结局的关键因素。研究团队在先前的研究中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同时患有躯体、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健康问题,患病的可能性是高社会经济地位人群的10倍以上。
多队列研究如何开展?
本研究的亮点之一就是使用了多个国家的数据集,包含了五个“HRS研究家族”:美国健康和退休研究(HRS,2004-2021年);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2002-2019年);欧洲健康、老龄化和退休调查(SHARE,2004-2020);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1-2021);和韩国老龄化纵向研究(KLoSA,2006-2021)。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身体、心理和认知多病进展中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研究团队最终纳入了24个国家的五个队列中的20,250名年龄≥45岁符合条件的参与者,平均年龄65.38(±8.37)岁,52.4%为女性。对至少有一种新发病身体状况(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中风、慢性肺病、癌症或关节炎)的参与者进行随访,以了解躯体-心理共病、躯体-认知共病和躯体-心理-认知退行性共病的进展情况。
社会经济不平等性通过受教育水平(三分类,0-2分)和家庭总财富(四等分,0-3分)构建,分为低(0分)、较低(1-2分)、较高(3-4分)和高(5分)四类。
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对健康的影响深远
初步分析显示,在中位随访8.0年期间,7928例(39.2%)参与者进展了共病。其中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患者进展共病结局的时间更短,率也更高。以躯体-心理-认知退行性共病为例,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降低,进展时间由15.52年缩短为11.96年,每1000人年的发病率从3.15升高到18.44。
竞争风险模型结果显示,社会经济状况与身心脑共病进展风险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社会经济状况每降低1级,三种共病进展的风险分别升高24%,47%和84%。
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在患有关节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参与者中,SES与躯体-心理-认知退行性共病的关联性最强,其中社会经济状况最低的糖尿病患者进展为身心脑共病的sHR为10.17。
在多状态模型中,社会经济状况与共病进展的5条转变路径(躯体慢性病到身心共病、躯体慢性病到身脑共病、躯体慢性病到身心脑共病、身心共病到身心脑共病、身脑共病到身心脑共病)都显著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降低,身心脑共病的所有转变路径所需时间更短,风险更高。
综上所述,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总财富较低或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进展身心脑共病的时间更早,发病率也更高。其次,教育水平、家庭总财富和社会经济地位与身心脑共病之间的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最后,SES可以影响从躯体慢性病到身心脑共病的所有转变路径。
这意味着,不利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人群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团队也强调在为疾病晚期患者制定治疗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社会经济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公平的医疗和慢病管理政策,优先保护经济和教育资源受限的中老年群体,将有助于减轻全球疾病负担,努力实现联合国制定的促进健康平等的目标。
徐小林研究员为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徐小林研究员团队博士生周亚冠为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共同合作者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昆山杜克大学、美国埃默里大学等。
后 记
在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中,老郑我提到了格局对文章写作的重要性。要想发高质量文章,需要兼具充足的数据和深刻的内涵,这样才能支撑起整篇文章。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大家都是公共数据库,他们就柳叶刀子刊,主题、方法、思维都是我们平常没有想到的。
这就是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