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几乎全是阴性结果,38例的小样本数据照样发文JAMA,它是怎么做到的?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5-08-22 / 28 阅读
0
0

小样本RCT研究发JAMA子刊,也没有什么稀奇事情,但今天这篇文章有点意思,设置了多个结局指标,几乎全是阴性结果!

今天分享的这篇重复测量的文章比较有意思,仅用38人小样本发了JAMA子刊!想要完成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其数据和结果也非常容易受到干扰!

2024年8月5日,顶级期刊《JAMA》子刊JAMA Neurology(医学一区top,IF=20.4)发表了一篇题为:“ Combined Physiotherapy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Functional Movement Disorder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双臂、平行、单盲、单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文章,旨在评估物理治疗加认知行为治疗是否能对功能性运动障碍(FMD)产生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多学科治疗(物理治疗加认知行为治疗)能有效改善FMD症状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你需要全文,请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pdf”,即可获得原文文献。如果进一步需要全流程临床试验与统计指导,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zz566665

功能性运动障碍(FM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无法控制的身体运动,如震颤、抽搐或肢体无力。FMD发病后,可能导致严重的运动障碍,从而限制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甚至造成永久性残疾。

尽管FMD的潜在病因仍然难以捉摸,但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CBT)和专门的物理疗法,在某些患者群里中展现出积极的结果。此外,有学者指出,多学科治疗对不同表型的FMD患者同样有益处。

重复测量试验设计如何开展

在该项试验中,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双臂、平行、单盲、单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最终招募了40名年龄≥18岁确诊为功能性运动障碍(FMD)的患者,平均年龄43.5岁,80%为女性,FMD发作时的平均年龄38.4岁。

所有参与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2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多学科治疗组(结合专门的物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包括连续4周、每周一次、一次1h的CBT小组治疗,以及12次1h的门诊个体化物理治疗),20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心理支持干预,包括每周4次、每次1h的同一个临床心理专家提供的非指导性支持性的心理治疗)。

主要结局患者生活质量从基线至第3个月和第5个月变化的组间差异,使用EQ-5D-5L评分和SF-36 PCS来衡量。

次要结局是第3个月和第5个月时运动严重程度、严重程度/改善的临床总体影响(CGI-S/-I)和照顾者负担的变化。

所用到的统计学方法是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并用多重比较进行校正

图1 研究流程

多学科治疗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这项平行随机临床试验中,由于2名患者失访(每组各1例),共38名患者的随访数据被纳入最终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多重比较校正后,多学科治疗改善了患者的SF-36 PCS,5个月时组间平均差异为5.62分s (95% CI, 2.3-8.9 points; P < .001),而其他生活质量结局均未发现具有无统计学差异的改善。

表1 从基线至3个月和基线至5个月评估两组的主要和次要结局疗效

在干预后第3个月和第5个月,多学科治疗组中42%和47%的患者报告健康状况改善,而对照组分别为26%和16%。

图2 B 两组从基线至第3个月和第5个月的主要结局指标变化百分比 

C 干预组的健康变化,根据EQ-5D指标进行分类

研究团队发现,在随访期间,多学科治疗组的SF-36 PCS评分显著改善,与前一年相比,他们明显感受到疼痛以及自身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在心理健康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没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多学科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FMD患者的生活治疗,其疗效优于心理治疗。但在心理健康方面,多学科治疗与心理治疗没有显著差异。

闲来郑语

这篇文章样本量虽小,但分析得非常标准,而且作者胆子特别大。

他设置了足足8个结局指标!以下四个指EQ VAS、EQ index、SF-36 PCS、SF36MCS 四个指标均在3个月、5个月后进行了评价。

8个指标我一般不推荐的,因为容易增加假阳性的错误,所以作者多重比较矫正了I类错误,每个指标P值得小于0.006才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在这么小的样本量情况下,一般很难实现的。所以说作者胆子特别大。但幸运的是,7个指标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中一个指标P<0.001 , 成功实现目的。

这里要说下,我们平时设置多个结局指标,不能说哪个出现阳性结果就可以说结论是正向的,但这篇文章可以下阳性结果,因为它的结局指标分析假设检验控制了假阳性!

我之提到过,要想写好一篇高质量的重复测量的文章,首先要分好时间,明确主次要结局指标,其次对于多结局指标的分析要进行I类错误膨胀的控制。今天这篇文章不仅时间、主次要结局指标明确,还用多重比较校正了I类错误,统计学方法可以说是非常规范了!

但我还是不推荐您的研究结局指标太多!

我又看了下样本量计算方法:

感觉就是多结局的问题,作者算法语焉不详。当然最后都是结果说话,只要你有阳性结果,一切都好办。

所有有些朋友比较在意样本量计算一定要要特别严格,倒也没有必要,样本量是算给你自己看的。

样本量小,不见得就是不好。尤其是罕见病的情况(本文也算吧)。

当然最后,不排除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关系户,哈哈!

最后,说说混合效应模型。

本文也是我们周末“重复测量资料分析”直播课程备课的相关文献,这篇文章用了混合效应模型,各位看方法,言简意赅,但里面的分析逻辑,您可了解和掌握?

如果您有需要掌握混合效应模型的知识与技能,欢迎来参加学习!


评论

收银台

订单信息

应付金额 积分

模块介绍

请加我们助教二维码或加入Zstats使用群
Zstats交流群

Zstats交流群

助教二维码

联系助教

选择支付方式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正在创建订单...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支付二维码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等待支付中...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正在处理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处理充值并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失败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

平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