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障碍,现已被确认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基线抑郁症状静态评估,未能充分探讨症状随时间动态变化对CVD风险的影响。
2025年9月19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者联合四大老年数据库(CHARLS、ELSA、HRS、MHAS),在期刊《European Joum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医学一区Top,IF=7.5)发表了一篇题为:“Changes in depressive symptoms as predictors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sights from four prospective cohortsy”的研究论文,旨在探讨不同国家老年群体中,抑郁症状(静态评估、累计负荷、动态变化)和CVD风险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静态评估、累计负荷还是动态变化的抑郁症状均与CVD风险存在关联。抑郁症状的恶化会增加CVD风险,而其改善则会降低CVD风险。
在“风暴统计公共数据库”公众号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如需CHARLS数据库方法学习,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aq566665
研究基于四个前瞻性队列的汇总分析,经过筛选,最终纳入基线和第二次调查中有抑郁症状记录、无CVD病史、有准确随访结局的参与者,共计33,437人。
四大队列如下:
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2011-2018);
英国老龄化纵向研究(ELSA,2010-2020);
美国健康和退休研究(HRS,2010-2020);
墨西哥健康与老龄化研究(MHAS,2012-2018)。
图1 参与者的筛选流程
研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抑郁症状(静态评估、累计负荷、动态变化)与CVD风险之间的关联,并通过z分数标准化抑郁评分以实现跨队列比较。此外,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以检验结果的稳健性。
图2 图形摘要
主要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状的恶化会显著增加CVD的风险,而症状改善会降低CVD的风险。具体而言,
抑郁症状恶化:
与持续无抑郁者相比,从 无抑郁 → 轻度抑郁者,CVD风险增加 28%;
与持续无抑郁者相比,从 无抑郁 → 中重度抑郁者,CVD风险增加 23% 。
抑郁症状改善:
与持续轻度抑郁者相比,从 轻度抑郁 → 无抑郁者,CVD风险降低 19%;
与持续中重度抑郁者相比,从中重度抑郁 → 轻度抑郁者,CVD风险降低 25% ;
与持续中重度抑郁者相比,从中重度抑郁 → 无抑郁者,CVD风险降低 38% 。
图3 Cox比例风险回归结果
模型1:未进行调整;
模型2: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当前吸烟、当前饮酒、体力活动、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抗高血压药物和抗糖尿病药物
研究进一步发现,累计和动态变化的抑郁症状与CVD风险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如下:
总抑郁评分(基线和第二次调查抑郁评分的总和)每增加1个单位,CVD风险增加12%;
抑郁评分变化(第二次调查的抑郁评分减去基线抑郁评分)每增加1个单位,CVD风险增加15%。
图4 总抑郁评分和CVD风险的关联
图5 抑郁评分变化和CVD风险的关联
此外,亚组分析发现,在女性和年龄<65岁的参与者中,抑郁症状变化对CVD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
综上所述,抑郁症状的恶化会显著增加新发心血管疾病风险,而症状的改善则表现出心血管保护作用。此外,累计抑郁症状较高和动态变化抑郁症状增加的参与者CVD风险均显著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