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MIMIC新指标!中国学者探讨GPR与脑出血死亡关联,发文二区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5-08-05 / 3 阅读
0
0

脑出血(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高达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

先前已有研究表明,血清葡萄糖钾比(GPR)与脑出血术后临床结果相关,但研究存在样本量小且没有包括长期的临床结果的缺点。因此,有关于GPR与脑出血术后不良结局的具体关联,有待进一步探究。

2024年11月9日,中国学者用MIMIC-IV 数据库,在期刊《Scientific Reports》(医学二区,IF=3.8)发表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glucose potassium ratio and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研究论文,旨在探讨GPR水平与脑出血危重患者由脑出血导致的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葡萄糖钾比(GPR)水平升高与严重脑出血患者由脑出血导致的短期和长期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并且两者不存在非线性关系。

(在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

研究团队使用重症监护医学信息(MIMIC-IV)数据库,经过纳排,最终纳入了2018名年龄≥18岁的需要入住ICU的严重ICH患者,中位年龄为70岁,其中53.8%为男性。根据GPR的四分位数,研究人群被分为四组。

图1 研究人群的筛选流程

主要结局是90天的全因死亡率(ACM),次要结局是30天和1年全因死亡率。

团队主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来确定不同GPR水平下参与者的死亡情况。同时,使用Cox回归模型和RCS曲线探究GPR水平与ICH危重患者临床结果之间的关联。此外,他们还通过亚组分析进一步探究性别、年龄、糖尿病和心力衰竭在其中的影响。

MIMIC新指标GPR可用于评估严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对象30天、 90天和1年死亡率分别为23.9%、30.1%和38.4%。

同时,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GPR水平越高的严重脑出血患者,其全因死亡率越高。

图2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A)30天;(B)90天;(C)1年

多变量Cox回归模型结果也表明,GPR水平的升高与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同时,RCS曲线结果进一步显示,GPR水平和全因死亡率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

图3 GPR水平和全因死亡率的RCS曲线结果

(A)30天;(B)90天;(C)1年

此外,亚组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女性、未患有糖尿病和患有心力衰竭的ICH的危重患者中,GPR水平与较高全因死亡风险(30天、90天和1年)相关。

图4 90天全因死亡率的森林图

综上所述,血清葡萄糖钾比(GPR)水平的升高与严重脑出血引起的短期和长期的死亡风险增加均显著相关。因此,研究团队认为,GPR可作为评估严重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情况的有效指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