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IF=96.2,中国原创新药登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这篇文章是如何分析?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5-08-18 / 7 阅读
0
0

2024年9月25日,首都医科大学的赵顺英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医学顶刊《NEJM》(医学一区top,IF=96.2)发表了一篇题为:“Ziresovir in Hospitalized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为探究新药齐瑞索韦的疗效,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3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AIRFLO临床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新药齐瑞索韦(Ziresovir)治疗减少了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的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体征和症状,且未发现安全性问题。

如果你需要全文,请在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pdf”。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重复测量分析指导,不妨看看我们临床与护理研究重复测量数据分析一对一指导学习班!详情可咨询助教,微信号:aq566665

齐瑞索韦是一种抑制RSV F蛋白的药物,由上海爱科百发生物医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这项研究在中国28家医院的30个临床中心开展,纳入了311名1~24月龄因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住院的婴幼儿患者,以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齐瑞索韦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两组均根据体重给药,剂量10~40 mg,每12h给药一次),开展为期5天的治疗。

主要结局是治疗48小时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总分为0~12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和体征越严重)。

次要结局是治疗96小时后RSV病毒载量较基线的改变。

图1 研究流程

齐瑞索韦可减轻RSV细支气管炎症状

最终进行意向性治疗的人群包括244名参与者,安全性人群包括302名参与者。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安慰剂对照组,齐瑞索韦治疗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能良好。

主要结果如下所示:

  • 与安慰剂相比,齐瑞索韦治疗组在第一次给药48小时后的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评分平均降低3.4分,而安慰剂组降低2.7分,两者差异达到0.8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

  • 齐瑞索韦治疗组在第一次给药96小时后的RSV病毒载量较基线平均下降2.5 log10 copies/mL,安慰剂组则下降1.9 log10 copies/mL,差异为0.6 log10 copies/mL,即多降77%(P=0.006)。

  • 齐瑞索韦治疗组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安慰剂组为13%,未发现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

图2 主要和关键次要疗效终点(意向治疗人群)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齐瑞索韦作为一款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在治疗RSV感染的婴幼儿中显示出了积极的临床效果。药效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降低毛细支气管炎的各项临床评分,并且降低病毒载量。此外,该药物的安全性得到了验证,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研究设计与统计学方法

一、研究设计

P:1~24月龄因RSV感染住院的婴幼儿患者

I:干预组按体重给药(体重2.5至5.0 kg的参与者为10 mg,体重超过5.0 kg至10.0 kg的参与者为20 mg,体重超过10.0 kg至20.0 kg的参与者为40 mg),相对于第1天首次给药每12h(±2h窗口内)给药一次,持续5天。

C:安慰剂组使用同剂量安慰剂

O:主要结局:是治疗48小时后,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评分较基线的变化(总分为0~12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和体征越严重)。

次要结局:治疗96小时后RSV病毒载量较基线的改变。

S:3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二、统计方法

1.使用重复测量的混合模型分析主要疗效终点,该模型以治疗后48h以及治疗后96hWang氏细支气管炎临床评分较基线的变化(第1天)的变化为因变量,测量时间(基线后48h、96h)、治疗组(齐瑞索韦治疗组、安慰剂对照组)和时间-治疗组交互作用为固定效应。

并根据基线协变量调整模型,包括基线Wang氏细支气管炎临床评分、年龄(≤6个月或>6至24个月)和RSV感染发病时间。

RSV病毒载量分析采用有限最大似然估计的重复测量模型。

2.使用分层固定序列的方法,在0.05的双侧水平下检验主要疗效终点和关键次要疗效终点的优效性。

3.最后通过卡方检验事后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组间差异。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AS软件9.4版(SAS Institute)进行。

闲来郑语

今天这篇临床试验的结果,我非常骄傲,这项研究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儿童创新药临床研究,也是全球首个治疗RSV病毒感染靶向药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足见其研究道路上的坎坷和崎岖!

除此之外,这篇文章的重复测量资料的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也值得称赞,是非常典型的干预前后差值作为主要疗效终点,进行重复测量数据分析的文章。

重复测量资料有不同的类型,分析套路也有不少,怎么设计与分析是一个大的问题。值得我们做一个系列来详细讲讲,我们在下一篇文章,继续介绍这篇文章的统计学方法,着重讨论一下不同类型的重复测量数据如何进行分析,你看可好?

在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pdf”,即可获取原文!更多统计指导,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助教微信:aq56666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