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浙江大学何威副教授研究团队在医学顶刊《BMJ》杂志发表最新研究。分析超 43 万名女性,最长随访至 25 年的数据,结论直击核心:首次乳腺癌筛查缺席的女性,后来更常因为症状才被发现、分期更晚、25 年乳腺癌死亡风险显著更高。
一改往日多以敏感性、特异性等诊断效能指标为中心的筛查研究类型,本文量化了参与和未参与筛查人群的实际结局差异。何尝不是新思路呢?
尽管治疗和筛查进步让乳腺癌死亡率总体下降,但晚期乳腺癌仍然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难题。
乳腺X线检查(钼靶)筛查是乳腺癌目前最有效的早期发现工具,许多研究表明其能够减少晚期癌症的诊断并降低死亡率。首次乳腺X线筛查可能是预防不良乳腺癌结局的关键时间点。
本研究数据来自瑞典乳腺X线筛查登记处与链接的全国登记数据。研究者首先识别了1991年至2020年间曾收到乳腺X线筛查邀请的女性。
数据规模:432,775 名女性,随访最长 25 年。
首次受邀时:68.9% 参加,32.1% 未参加。
不参加首次筛查更少参加后续筛查
研究表明,首次筛查的参与率在历年间未见显著变化。
与参与者相比,首次筛查未参加者在后续筛查中更少参加。在10次筛查邀请期间,首次筛查参与者平均参加8.74次筛查(包括首次筛查;95%置信区间 8.72–8.76),而未参加者平均参加4.77次(95% CI 4.73–4.81)。
即使在调整了社会人口学因素影响之后,非参与者错过第二次筛查的风险也高出七倍以上,错过第十次筛查的风险高出三倍,使其成为长期不参与有组织筛查系统的最有力预测因素。
首次筛查缺席者IV期癌症风险增加261%
在共计4,940,375人年的随访中,我们记录到16,059例新发乳腺癌。
首次筛查参与者与未参加者的25年累积乳腺癌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然而,发现方式明显不同:首次筛查缺席者在错过筛查后出现症状而检测到的癌症的可能性要大得多(2.6% vs0.7%)。
在发生乳腺癌的女性中,多变量调整模型显示,首次筛查未参加与更高的浸润性几率相关,并与更晚期分期相关。
首次筛查参与者相比,以 I 期为对照,未参加者:
发生II期癌症的风险增加19%;
发生III期癌症的风险增加53%;
发生IV期癌症的风险增加261%。
首次筛查缺席者乳腺癌死亡风险更高
在共计6,818,686人年的随访期间,我们记录到1,603例乳腺癌死亡。首次筛查缺席者的25年乳腺癌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参与者(每1000名女性中9.9例 vs 7.0例,调整后HR:1.40,95%CI:1.26–1.55)。
相比之下,25年乳腺癌发生率在两组间相似(参与者7.8% 对 未参加者7.6%),提示首次筛查缺席者较高的死亡率很可能反映的是检测延迟导致的病情更晚期被诊断,而非发病率增加。
综上所述,未参加首次乳腺X光筛查的女性,其乳腺癌死亡率高于参加者,这很可能是因为她们后续筛查的参与率也较低,反过来导致因症状发现(即在错过筛查后)的乳腺癌比例更高、肿瘤特征更不理想、预后更差。
老郑小评
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了首次筛查参与率在预测长期结果中的关键作用,并为早期不参与筛查是如何与一系列对乳腺癌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可能相关联,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者提到,尽管观察到某些特征的分布,如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胎次和初生年龄,在受试者和非受试者之间存在差异,但这些特征通常是不可改变的,或者说不太可能仅仅为了提高筛查参与度而改变。
相比之下,首次筛查不参与是一种可改变的行为因素,具有很强的预后意义。
何威副教授总结道:“文章揭示首次筛查缺席如何推高乳腺癌死亡率:不是发病率更高,而是发现太晚!”
在此,恭喜浙江大学何威副教授研究团队!!
参考文献:
[1] Ma Z, He W, Zhang Y, Mao X, Tapia J, Hall P et al. First mammography screening participation and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the subsequent 25 years: population based cohort study BMJ 2025; 390 :e085029 doi:10.1136/bmj-2025-08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