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为全球人民的“续命水,早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报道,全球每天要消费近22.5亿杯咖啡。在先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适量饮用咖啡有益健康,例如减低糖尿病和心血管风险等。
然而,由于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较晚时间喝咖啡可能会打乱作息,影响人体健康。目前,尚不清楚咖啡摄入的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联。
2025年1月8日,外国学者在期刊《European Heart Journal》(医学一区top,IF=37.6)发表了一篇题为:" Coffee drinking timing and mortality in US adults "的研究论文,旨在探究咖啡摄入时间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中午12点之前喝咖啡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1%。
然而,与中午之前喝咖啡相比,全天喝咖啡人群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并没有降低。
(如果你需要全文,请在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pdf”。好消息,我们的NHANES Online平台已经上线,持续更新新指标!感兴趣可添加助教了解详情,微信号:aq566665)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使用NHANES数据库1999~2018年的数据,经过纳排,最终纳入40,725名符合条件的成年人。同时,为了外部验证NHANES中确定的咖啡饮用时间模式,研究还纳入女性和男性生活方式验证研究的1, 463名成年人。
研究者根据参与者饮用咖啡的时间将其分为两类:
早晨型(Morning Type):约占36%的研究人群,参与者倾向于在中午12:00之前完成咖啡摄入;
全天型(All-Day Type):约占14%的研究人群,咖啡摄入时间分散至整个白天。
在中位随访9.8年期间,共记录了4295起死亡事件,包括1268起心血管死亡、934起癌症死亡。
研究结果表明,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早晨型喝咖啡的人全因风险降低16%,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31%,然而癌症死亡率并未因此下降。
此外,在全天型饮用咖啡的人中没有观察到风险降低。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咖啡摄入量和摄入时间对死亡风险的联合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较高的咖啡摄入量与较低的全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相关,但这种关联同样受咖啡摄入时间的影响。
具体而言,与不喝咖啡者相比,在中午之前摄入中度(1-3杯/日)或大量(超过3杯/日)咖啡的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风险显著降低;
而在全天型饮用咖啡的人群中却未观察到类似的关联。
上述研究结果在研在女性和男性生活方式验证研究中得到验证。
√研究者提出两个机制解释咖啡饮用时间的影响:
首先,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可能扰乱昼夜节律,降低褪黑激素水平,进而增加氧化应激、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其次,咖啡的抗炎益处显著,而早晨炎症标志物水平最高,因此早上饮用抗炎效果更好。
同期述评也强调,早上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该效应在白天逐渐减弱,并在睡前达到最低。如果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可能干扰生物节律,且全天随时饮用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喝咖啡会抑制褪黑素。
综上所述,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喝咖啡的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特异性死亡风险相关,与咖啡摄入量无关。具体而言,中午12点之前喝咖啡可能更有利于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仅是一项观察性研究,不能解释为因果关系。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适合一大早就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