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添加助教微信即可咨询
添加助教微信即可咨询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武汉大学学者发文顶刊,中国住院人数因极端高温大幅增加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5-07-18 / 49 阅读
0
0

最近可以说高温热浪持续,全国南北都经受着“烤”验!

武汉大学学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基于中国301个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90%以上)7000多家医院中六类气候敏感性疾病(CSD)住院情况与温度之间的历史关系数据,开展了一项研究,报道了气候变化背景下与温度相关的住院负担。

于2025 年 7 月 16 日,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综合性期刊一区,IF=48.5)联合发表,题为:“Temperature-Related Hospitalization Burden under Climate Change”。

结果表明,到 2100 年,中国因极端高温导致的额外住院人数可能会大幅增加,同时也可能导致额外住院成本的大幅增加,具体增幅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行环教授、廖书杰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潘伟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随着气候持续变化,极端温度已成为公共卫生和医疗系统面临的最广泛、最全球化的挑战。

历史数据表明,住院模式显示了对极端高温响应的区域差异。中国西北部西南部地区似乎最易受温度相关健康风险影响,尤其是妊娠相关疾病。

一个有趣的悖论:对冷敏感度最高的地区往往与热风险最高的地区重合,尤其是西北和西南地区,这表明气候相关的健康挑战是复杂的。

极端温度暴露对不同疾病类别的健康影响不同,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出明显的热相关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地区的妊娠相关疾病对极端高温的脆弱性更强。

另外,青少年在多个城市中心表现出高热敏性。虽然老年人的绝对住院率更高,但青少年在每单位温度升高的风险中表现出显著的速率变化。

全球变暖导致基线温度升高,在三种碳排放情景下,各区域正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温度变化。由于未来气候变化,极端温度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极端高温导致的额外住院风险在三种碳排放情景下均预计会上升,而极端低温则影响微乎其微。

预测结果显示,在当前热环境条件下且未采取适应性措施的情形中,高排放情景下由极端高温导致的额外住院人数到 2100 年将达到 510 万人次。

本研究结果凸显了制定有针对性的气候变化减缓策略的必要性,以减少因城市地理差异、极端温度、不同人群以及碳排放路径差异所造成的不均衡住院风险和经济负担。


评论

收银台

订单信息

应付金额 积分

模块介绍

请加我们助教二维码或加入Zstats使用群
Zstats交流群

Zstats交流群

助教二维码

联系助教

选择支付方式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正在创建订单...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支付二维码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等待支付中...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正在处理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处理充值并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失败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

平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