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CNS)癌症作为全球重大癌症负担之一,近年来呈现出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这对全球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严峻挑战。
然而,目前针对早发性CNS癌症的研究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未能充分纳入COVID-19大流行病的影响,导致相关研究数据已显滞后,亟需更新和补充。
2024年12月2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学者用GBD 2021数据库,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医学二区,IF=12.5)发表题为:“Trends, age shifts, and potential delayed peaks post-pandemic of early-onset brain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ncers in individuals aged 20-49: a cross-sectional study”的研究论文。
在本研究中,研究团队基于Joinpoint回归分析和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探究了1990年~2021年,20-49岁人群中早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癌症的全球负担和时间趋势,并重点探讨了COVID-19大流行期间对该疾病的影响。
(在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如果进一步需要GBD公共数据库方法学习与指导,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aq566665)
研究团队基于GBD 2021数据库的数据,获得了全球204个国家和地区20-49岁人群早发性CNS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率。并根据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将国家和地区分为五类(高、中高、中、中低和低SDI区域)。
图1 研究概要
本研究发现,从1990~2021年间,20-49岁人群中全球早发性CNS癌症负担显著加重。
图2 1990~2021年,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
并且在过去三十年里,早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癌的发病率稳步上升,特别是在高SDI的地区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
图3 按SDI水平划分的国家和地区的疾病负担
此外,研究还特别关注了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疾病负担,发现虽然在该阶段疾病的负担减轻,但团队预计全球发病率将在2035~2040年间达到顶峰。
图4 BAPC模型结果
综上所述,在20至49岁的人群中,早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癌症的全球发病率在过去三十年间显著增加,但死亡率保持稳定。此外,COVID-19大流行可能导致疾病负担达到最高点的时间,推迟在2035至2040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