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刚刚!浙大附属二院发文《NEJM》,一周内连发2篇医学顶刊论文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5-07-08 / 33 阅读
0
0

就在前几天,我们刚刚报道了浙大附属二院王建安院士发表在医学顶刊《柳叶刀》的临床试验论文,今天又看到一篇浙大二院的论文,和诸位分享一下!

浙大二院王建安院士领衔,连发医学顶刊柳叶刀、NEJM

2025年4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楼敏教授团队在医学顶刊《NEJM》(医学一区top,IF=96.2)发表了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成果论文,题为:“Alteplase for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Stroke at 4.5 to 24 Hours”。

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接受取栓术且以轻度后循环卒中为主的中国患者中,卒中发病后4.5至24小时给予阿替普酶治疗,相较标准药物治疗可使90天功能独立的发生率更高

研究者在中国的 30 个卒中中心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试验,采用盲法结局评估。

研究招募了234例急性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CT 上没有显示大面积的早期低密度影且未计划行取栓术),随机分配至:

  • 阿替普酶组(N=117):0.9 mg/kg体重,最大剂量90 mg

  • 标准药物治疗组(N=117)

治疗时间为发病后4.5至24小时。

对主要研究结局90天功能独立性(mRS评分0-2分)分析表明,阿替普酶组90天时获得功能独立的患者比例高于标准治疗组(89.6% vs. 72.6%;调整后风险比1.16;95%置信区间[CI] 1.03-1.30;P=0.01)。

次要结局中,90天无残疾(mRS 0-1分)比例在阿替普酶组为73.9%,标准治疗组为60.7%(校正风险比1.16;95% CI 0.98-1.36)。

mRS评分有序分布分析显示功能改善更优,校正比值比为2.12(95% CI 1.31-3.43),支持阿替普酶。

关键安全性结局分析显示,36小时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在阿替普酶组为1.7%,标准治疗组为0.9%。

至90天时,阿替普酶组5.2%的患者和标准治疗组8.5%的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在这项临床试验中,在卒中发作后 4.5 至 24 小时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的患者在 90 天时观察到功能独立性(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为 0 至 2)的百分比高于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的患者。 两组最初 36 小时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相似。

如果血管内血栓切除术不可用,这些结果支持在这个延长的时间窗口内使用阿替普酶。


评论

收银台

订单信息

应付金额 积分

模块介绍

请加我们助教二维码或加入Zstats使用群
Zstats交流群

Zstats交流群

助教二维码

联系助教

选择支付方式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正在创建订单...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支付二维码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等待支付中...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正在处理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处理充值并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失败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

平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