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老年人中负担沉重。虽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抑郁症的关系已被广泛研究(通常低水平与高抑郁风险相关),但其随时间的变异性对抑郁风险的影响尚不清楚。
2025年6月6日,吉林大学学者用CHARLS数据库,在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医学二区Top,IF=4.9)发表了一篇题为:“HDL-C variability linked to depression risk in older Chinese adults: Insights from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ies”的研究论文,旨在探究HDL-C变异性是否是我国中老年人群(≥45岁)抑郁风险的一个新型生物标志物。
在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微信公众号回复”原文“获得文献PDF等资料,如需CHARLS等老年健康数据库挖掘,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aq566665
研究采用双管齐下的策略,结合了观察性研究和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以更全面地探讨HDL-C变异性与抑郁症的关系:
观察性研究: 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3014名参与者,使用三种指标(平均真实变异性ARV、标准差SD、独立于均值的变异性VIM)分析HDL-C变异性与随后发生的抑郁症的关联;
MR分析: 利用遗传学工具(来自HDL-C水平变化的GWAS研究)来推断HDL-C水平变化与抑郁症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联。
图1 参与者的筛选流程
主要研究结果
一、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表明,更高的HDL-C变异性,特别是仅ARV和SD测量的变异性,与抑郁症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而VIM指标未显示出与抑郁评分的显著关联。
同时,处于ARV和SD最高四分位数(Q4)的参与者,其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最低四分位数(Q1)的参与者,且这种关联在调整多种混杂因素后仍然显著。
表1 HDL-C变异性四分位数与抑郁风险的β系数及95%置信区间
模型1:调整了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状况、饮酒状况、体重指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脏问题;
模型2:模型1+调整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
模型3:模型2+调整了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肌酐和尿酸水平
图2 HDL-C变异性四分位数与抑郁风险的关联
二、MR分析
有趣的是,与观察性结果不同,MR分析(主要IVW方法)结果表明,基因预测的HDL-C水平升高(不是变异性),与抑郁症风险降低显著相关。
但其他MR方法(如加权中位数、MR-Egger)的方向一致但未都达到显著。
表2 MR分析结果
这些发现强调了HDL-C代谢与心理健康之间复杂且潜在的双向关系,表明旨在稳定HDL-C水平的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轻抑郁风险。
综上所述,HDL-C水平随时间波动性增大(特别是ARV和SD测量的变异性)是中老年人群的抑郁风险升高的一个独立关联因素。然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则提示基因决定的HDL-C水平升高可能降低抑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