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学者联合中美两国老年免费数据库HRS+CHARLS,对比两国的抑郁症城乡差异,仅40天就接收二区SCI,是谁羡慕了我不说!
ps:想复刻老年数据库挖掘的同款思路,欢迎联系郑老师团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抑郁症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抑郁症患病率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然而研究发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并不存在这种现象。
2025年2月11日,西南大学学者联合HRS+CHARLS数据库,在医学顶刊JAMA子刊《International Psychogeriatrics》(医学二区,IF=4.3)发表了一篇题为:“Key modifiable factors in urban-rural differences in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的研究论文。
研究采用对比研究的思路,旨在探究中美两国老年人抑郁症城乡差异的长期趋势,并识别影响抑郁症的关键可调节因素。最终目标是借鉴美国“无差异”的经验,为中国制定减少抑郁症地区不平等的策略提供实证依据。
本公号回复原文获得文献PDF等资料,如需挖掘CHARLS等老年数据库,请联系郑老师团队,微信号:aq566665
研究用于探究中美两国老年人(≥60岁)抑郁的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研究(CHARLS)和美国健康与退休研究(HRS)。
采用纵向数据描述中国(2011-2020年)和美国(2010-2020年)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的城乡差异;
2018年的横断面数据用于确定关键的可调节因素。
图1 研究对象的筛选流程
研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影响抑郁症的最重要因素,并对两国进行比较,以确定关键的可调节因素,随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其与抑郁症的关联,并采用中介效应分析评估其在居住地(城乡)与抑郁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主要研究结果
长期趋势:研究发现,在2011-2020年间,中国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城市),但美国不存在。
关键因素: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在中、美两国,影响老年人抑郁症最重要的前五位因素均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ADLs)、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IADLs)、疼痛程度、自评健康状况(SRH)和年龄。
图2 基于LASSO回归的筛选变量和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排序
不过进一步的探究发现,ADLs、IADLs和SRH的城乡差异仅存在于中国,而疼痛在两国均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
图3 中国和美国ADLS、IADLS、疼痛水平、农村/非农村居住与抑郁症的关联
因素与抑郁关联: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我国老年人群中,更多的ADL/IADL障碍和更差的SRH均独立且显著地增加抑郁风险。
中介效应:中介分析结果显示,ADLs、IADLs和SRH共同介导了中国老年人居住与抑郁评分之间关系的 31.6% 。
图4 中介效应
综上所述,中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ADLs、IADLs和自述健康)的城乡差异与抑郁的城乡差异相关,而美国没有这种不平等现象。因此,研究建议,改善老年人群上述可调节因素应成为我国减少抑郁症城乡差异、促进区域平等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