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孟德尔随机化又发文章:矮个子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Administrator
发布于 2025-07-10 / 7 阅读
0
0

目前,传统研究多聚焦于成年身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却往往忽视了生命早期(如儿童时期)的生长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影响。那么,儿童时期长得高,究竟是未来心血管健康的“护心符”,还是隐藏着增加患病风险的“隐患源”呢?

2025年3月19日,外国学者在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医学二区,IF=7.7)发表了一篇题为:Effects of childhood and adult height on later lif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estimated through Mendelian randomization”的研究论文。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应用生命历程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来评估儿童身高对5种心血管终点(冠状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中风及其亚型、心房颤动、胸主动脉瘤)风险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学习小tips

生命历程MR是一种结合了传统MR和生命全程(从胚胎发育到老年)健康研究的统计工具,用于探索不同生命阶段(如儿童期、成年期)的暴露因素(如身高、体重、营养)对疾病风险的因果影响。

它的核心是回答一个问题:“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比如儿童期长得快或慢),如何独立或联合影响未来的患病风险?”

在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原文”即可获得文献PDF等资料

研究团队从UK Biobank中获得了个体儿童(10岁)和成年身高的遗传数据,而有关5种心血管疾病的数据则来源于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联盟。 

研究团队首先采用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估计儿童和成年身高对5种心血管结局的总体效应;随后通过双样本多变量MR分析,区分儿童身高的直接效应(独立于成年身高)间接效应(通过成年身高介导)。

图1 研究设计流程

一般而言,儿童时期个子高的个体成年后个子也高。因此,相较于儿童时期个子矮的个体而言,个子较高个体在成年后患冠状动脉疾病以及中风的风险较低。

不过这一关联在考虑成年身高后减弱,表明保护作用主要通过成年身高介导。

相比之下,即使在调整成年身高后,儿童时期较高的个体仍与成年后心房颤动和胸主动脉瘤风险增加存在独立关联。这意味着,儿童身高对房颤和胸主动脉瘤风险的独立影响可能源于生命早期的发育机制,这些机制可能赋予这些疾病的终身风险。

图2 基因预测的儿童身高(10岁)对5种疾病直接和间接影响的森林图

(A)单变量MR;(B)多变量MR

综上所述,儿童身高较高与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可能归因于,身高较高的儿童长大后一般也会成为高大的成年人。而儿童身高较高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心房颤动和胸主动脉瘤的风险,这种关联与成年身高无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