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样本RCT研究发JAMA子刊,也没有什么稀奇事情,但今天这篇文章有点意思,设置了多个结局指标,几乎全是阴性结果! 今天分享的这篇重复测量的文章比较有意思,仅用38人小样本发了JAMA子刊!想要完成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本身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其数据和结果也非常容易受到干扰! 2024年8月5
同一组临床数据,进行二次分析,照样能发JAMA子刊! 要说最具性价比的研究,还得是临床试验二次挖掘!我们平常在挖掘公共数据库的时候,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还得担心数据的“水土不服”。但临床数据的二次分析则完全没有这种困扰,不仅研究数据更贴近,研究结果也非常可靠。 2024年6月26日,中国香港大学
经常有学员问我:郑老师,重复测量分析资料该怎么分析?我该怎么区分主效应和单独效应?如果交互作用存在,又该怎么明确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我将在本周末开启“重复测量资料分析的课程“,会详细介绍单独效应,主效应,交互效应这几个很重要但非常容易误解的概念。
太厉害了,国内学者以第一作者单位一天内连发两篇Lancet! 2024年8月24日,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郝秋奎团队(重庆医科大学为第一单位)在顶刊《Lancet》(医学一区top,IF=98.4)
如何界定影响因素和因果因素? 前段时间北大学子葛枭语对温忠麟教授等人围绕“影响关系”这一概念展开的学术争议,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2024年6月11日,知名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PNAS,(中科院一区top,IF=11.1)发表了一篇题为:“Promotional language and the adoption of innovative ideas in science ”的研究论文,旨在通过语义分析,考察创新理念
随机对照试验与观察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RCT)被公认为是确定因果关联的金标准,是确定医疗干预措施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最重要流行病学研究设计之一。但当研究不适合开展RCT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选择通
2024年8月16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者使用GBD 2021数据库在期刊《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医学一区,IF=4.8)发表了题为:“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and temporal trends of theco-infection between HIV and tuberculosis,1990-2021: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1”的研究论文,旨在阐明全球、各区域和国家艾滋病毒结核病合并感染的疾病负担,为遏制艾滋病毒结核病流行的政策决策提供关键信息。 研究结果表明,加强诊断和治疗策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增加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机会以及改善公共卫生教育对于抗击艾滋病毒-结核病合并感染至关重要。
浙大临床学者最近很给力!今年报道了不少顶刊研究成果。 2025年8月19日,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者在医学顶刊《BMJ》(医学一区top,IF=42.7)杂志在线发表两篇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成果,一起
常有粉丝问我,“郑老师,我想研究的变量由好多个定量变量综合而成,我只能想到加和进行转换,但又觉得不太合适,还有什么其他的转换方法吗?” 当然了,方法有
Zstats交流群
联系助教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