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个学生就就论文修回中专家意见咨询,专家对下面的表格两组均数比较应该采用t检验而不是方差分析(F检验)。专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生命质量比较应该用t检验,而不是F检验。真应该这样子的吗?
在医学研究中,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都会碰到多组数据的比较,多组均数、多组率、多组中位数的比较。多组数据比较紧跟着的是两两比较。 很多人对为什么两两比较不能直接用t检验、直接用两样本率的卡方检验,直接用两样本秩和检验表示困惑。现在我以方差分析后的两两比较为例,做一些通俗易懂的介绍。
按理说,我们开展数据分析的常规操作是如果数据偏态分布,正态分布用算术均数来统计描述,用t检验和F检验开展差异性比较;偏态数据用中位数描述,用秩和检验来开展差异性比较。 但是,有些文章却很奇怪。 我的一个学生就问了:“亲爱的郑老师,为什么我看到一篇文献,他统计描述用的是均数和标准差,为什么分析不用t检
“临床试验论文规范写作”系列 “郑老师,统计学中的P值到底大写还是小写?” 这是一个似乎非常普通的问题。不过,在一个星期内,居然有好两位毕业生问我。 的确,这也是个值得回答的问题。我来说两句。 (1)统计学分析有两个地方用到这个似乎有个屁用的值。第一个是统计检验的P值,它是统计分析探讨小概率事件的P
有个微信朋友发了这么一篇中文的学术文章,是关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的报告。我看了下,被逗乐了!这篇文章真是反映了中国当前非卓越期刊的普遍现象----到处是造假文,而且造假也没水平! 我截取该文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来给诸位看一看: 请大家回答两个问题: (1) 为什么说这篇文章
经常地,有人咨询我“郑老师,论文杂志单位返修时,审稿人说我的数据呈偏态,用错了统计学方法”。怎么办呀? 郑老师的第一反映是,你是不是又不分正态偏态,统统拿过来进行t检验了吧?这一点,确实该受到批评。这年头,秩和检验方法又不是什么难以通过SPSS实现的方法,你就不试试? 但事已至此,我们还是应付审稿人
统计学最常见的统计学检验就是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方法。比如两组均数、两组率、两组偏态分布数据的比较等。 常见的方法有t检验、卡方检验、z检验、LogRank检验。 其实这些方法,计算公式都挺复杂的。比如比较两组均数的t检验,公式可见下方所列,难以理解,比较复杂。
很多文章进行统计分析、撰写报告时,当P值比较小的时候(可能<0.000001 之类),由于软件的原因,把P值写成0.000(最常见的就是SPSS,一直都这么展现数据的)。 这样表达结果合适吗? 不合适! 关于P值,我在之前推文已经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可以可以浏览下。
相对危险度你可能还不明白是什么?但是缩写RR值你恐怕在很多在文献中都看过,它全称是Relative Risk。 据相关教材介绍,相对危险度是医学研究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研究,相对危险度是经常被计算的指标。 在队列研究中,RR=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对照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在RC
Zstats交流群
联系助教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